九天神皇 > 千秋谋世 > 第八章 发已种种 (上)

第八章 发已种种 (上)


看着顾梁汾与陌溦走远,思卿问萧绎:“你怎么知道她就是你六妹?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绎望着陌溦的背影道:“方才情况危急,我拉开她的时候,她低声唤我‘三哥’——她一开口,我的直觉就告诉我,她就是老六。方才庵门口有未焚尽的经卷,定然是她前去祭拜过母亲。”萧绎捻起腰间的玉坠,思卿才留意到这玉坠的丝绦看上去十分陈旧。萧绎道:“这玉坠的络子是母亲亲手编的,老六也有一个,方才也戴在她身上。”萧绎问思卿:“这位顾先生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他是太祖朝致休大学士顾宗宪之后,原居襄阳。其父与我养父傅临川先生是世交。其父早亡,所以他从小跟着傅临川先生读书。年长我四岁。”思卿答。

        萧绎颔首道:“原来出身簪缨旧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两人沿着山路往官道上上走,思卿又道:“我嫡亲兄长说他结识了一位名唤‘顾梁汾’的商贾,两人诗酒唱和,交情不错。我当时就疑心过,此‘顾梁汾’是不是彼‘顾梁汾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绎笑道:“你与兰成那般相像,这位顾先生早就起疑了吧?我冷眼瞧,他们夫妇甚是合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道:“我这位兄长的性子是极洒脱的,就是从前嘴上不好饶人,不知而今怎样……我与他多年未见了,”思卿忽然有些失落,轻声道:“我当年不告而别回到帝京……没想到傅伯伯一直在找寻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绎问:“不然我来查查这位傅先生现在身在何处?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摇摇头道:“罢了,过往的事,都过去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绎转移话题问:“方才那醉汉武功不错,是什么人?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道:“是个江湖浪人。因为武功不错,在江湖上颇有声名。我还真有点疑心,方才那伙人是不是冲我们来的?你看这短刃。”思卿从袖中取出方才在茶坊地上拾起的短刃。

        萧绎接过来看,上面铸有‘端王府’三个字。他指给思卿看,思卿惊疑:“是端王?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绎忽然转了话题道:“六妹出生时田陌间下起了小雨,所以取名‘陌溦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名字意境真好。”思卿摸不准萧绎的意思,就顺着他讲。

        萧绎点头道:“当年舅舅是在与宗室的党争中出事的,会不会是端王盯上了陌溦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可是刺客分明是冲你去的,而且是云南慕家一派。三哥,会不会是定南王的人?定南王府长史之女指给了端王做侧妃,定南王想弄到端王府的兵刃还不容易?你提及撤藩,定南王肯定不满,这有可能是定南王挑拨离间、借刀杀人之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说到这里有些心虚,把定南王府长史之女指给端王做侧妃,她原本就没怀好意。

        萧绎思索不答,两人走着走着,已望见西山下的官道。官道上布满了官兵哨卡,饶是萧绎心情不好,也不禁笑:“这么大阵势,像在收买路财似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睨他一眼:“你笑什么?这一准是来找我们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早春的傍晚,山风微冷,萧绎解下自己的披风给思卿披在身上,又替她系好胸前的系带,笑:“反正回去聒噪的是我,又不聒噪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聒噪的是你,暗骂的是我……”话没说完就现世报打了个喷嚏,萧绎忙替她裹好披风,往山下走。思卿便开始在萧绎耳边念咒:“千金之子坐不垂堂……百金之子不骑衡……圣主不乘危而徼幸……垂衣裳拱手而治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晚风拂过,山间田陌上翠波荡漾。二人穿花寻径,相携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自从西山回来以后,萧绎为刺客之事暗暗下定决心要撤藩。但朝中反对者众,萧绎连日心情不佳,这日因太子萧泽背不出《毛诗》,发了好大的火。思卿去劝,萧泽藏在思卿的裙子后面不敢出来。小小的人儿怯怯地唤思卿:“母亲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心里蓦地一软,揽住萧泽对萧绎道:“朝中惹了一身火气,就往孩子身上发?看把长哥儿吓得。”因抱起萧泽道:“走,往我那里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泽对思卿殿里的陈设却很是好奇,思卿做了糖蒸乳酪喂他,见他穿得厚,道:“殿里热,脱了外衣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乳母连忙道:“春捂秋冻,可不敢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一个眼风扫过去,那乳母吓得不敢言声。思卿道:“一冷一热,才容易伤风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泽玩着思卿裙边的络子,思卿命人抱过清川郡王萧涣来。萧涣才会站立,不大敢行走。萧泽揽着弟弟便亲了一口,看得宫人直笑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若让长哥儿跟你住。”萧绎见此情形含笑走进来,萧泽下意识就往思卿怀里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长哥儿是太子,就该住在东宫,住在我这里像什么?外面又该怎么议论?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绎听了方不言语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晚间菱蓁问思卿:“您抚养太子名正言顺,为什么不答应陛下?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道:“出了岔子,责任我担不起。要演什么父慈母慈子孝,我演不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云初进来禀报道:“贵太妃娘娘那里派人来,说贵太妃娘娘好像感了时气,晚间头疼起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道:“我知道了,明天一早去瞧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第二日萧绎从太学听讲回来,到宁华殿里,却不见思卿。问了云初,云初答思卿往贵太妃处去了。萧绎走到思卿的小书房里随意找了一本《乐府杂稿》来看,等了许久也不见思卿。

        直到夕阳西下,思卿才回宁华殿,萧绎问:“贵太妃安?怎么在贵太妃那里呆了这么久?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道:“贵太妃不过是受了点风寒,无碍的。我帮贵太妃看了香谱,又帮着抄了一份佛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宫中妃嫔大都信佛,独思卿不信,故而萧绎道:“你不是不信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道:“近来不知道是怎么了,出门就遇刺,流年不利,拜拜也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绎觉得好笑:“有求就拜,能管用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也不知道,求个心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绎拿出一本诗集递给思卿,思卿接过一看,书名是《澹亭诗稿》,署名“傅临川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哪里来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地方上作为名士所著的书目供上来的。你可以放心了,当年的案子确实对你那位傅先生无碍了。傅远山是傅远山,傅临川是傅临川,不再是一个人,也没人再去追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坐在萧绎身边,亲手点了一盏茶,道:“我近来总是会梦见傅伯伯,想起小时候的事。那时候傅伯伯养着我们兄妹两个,虽然家境不好,但是我却觉得平和快乐。在南的时候,虽然我知道自己当年是被生父抛弃才为傅伯伯收养的,但我也曾想象过我生父的样子,幻想着我的生父也像傅伯伯一样慈和。没想到后来回到帝京,看见他的嘴脸……彻底击碎了我对生父的幻想。和傅伯伯相比,他显得越发专横且不可理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是叶端明死后,思卿第一次对萧绎谈起叶端明。萧绎却不想继续这个话题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位傅老先生……对你很好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情不自禁地微笑:“我能长大成人,傅伯伯的养育之恩,实难报答。我所学之技艺,也全拜傅伯伯所授。虽然我以‘伯’呼之,但在我心里,傅伯伯就是我的父亲。”说到此处思卿不禁又道,“当年的‘江南逆书案’分明就是冤狱。文字之事,原是捕风捉影而来,兴此大狱,必然寒天下名士之心。朝廷究竟是什么章程?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绎叹道:“我当知文字狱无益于朝廷声望,奈何前有二公辅政,后有宗亲叔伯,”他向上一指,“那些伯王叔王门开口闭口‘祖宗家法’。你知道,国朝开国时原尚武不尚文。我有意文武平衡,实行新政,他们却要与朝中新气象相抗衡,以征求一席立足弄权之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鉴推开长窗,朔风涌入,吹着思卿的乌发,思卿耳畔带着银铃铛的流苏也叮当作响。

        萧鉴合上窗子,“他们做下的那些事,迁海令、加派练饷、圈地、兴科场大案、兴文字大狱,我都只能以朝中大局为重,不管不问,然而这些罪孽,到头来还是要算在我的身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敛眸,轻声道:“我知三哥此数年间种种忧劳心怀不畅,但是来日方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,我不愿再等。”萧绎的眼里散发出热切和疯狂,眼神却飘忽无助,“我要撤藩,立时撤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恍若未闻,额头上贴的花钿让她的肌肤有些不适。她把一枚花钿从额前摘下之后,因为花钿背面的呵胶尚粘,所以粘在了手心里。思卿用水葱一样的指甲把花钿剔下来,丢入漆盒。

        萧绎久久没有得到思卿的回音,不禁问:“你不想说点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道:“我从不替别人做决定。利弊得失陛下都想明白了,怎么决定在您。‘当断不断,必受其乱’。撤藩也罢不撤藩也罢,只要将来陛下不后悔就是了。不过定南王是开国功臣,陛下不怕留下‘狡兔死,走狗烹’的薄名?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绎道:“他不过是以军功震耀朝廷,巩固封殖罢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又劝了一句:“定南王兵强马壮,在边陲演练多时。你起意撤藩,不过在这一二年之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绎冷傲道:“我要的便是先发制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就不劝了,一面卸妆一面说:“怎么决定,都在你。前朝亡国殷鉴,本朝有人归纳为强藩、外患、权臣、外戚、女祸、宦寺、奸臣、佞幸共八项,国朝皆有之。窃以为,除了这八项,还有一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绎问:“哪一点?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道:“朋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绎听了微微颔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国无党祸而不亡。朋党交持,祸延宗社。”思卿话锋一转,道:“当日三哥讲‘攘外必先安内’,如今内中真的安么?又或者定南王缺少一个起反的由头,故意通过刺杀激怒你,让你下旨撤藩,好让定藩有借口起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绎的脸色变了又变,道:“罢了,先不说这个。我来是想问你,你能不能……替我去看看老六?”说完打开一只紫檀盒子,盒子里躺着一枚羊脂玉镯,玉质温润,价值连城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是当年母亲留给老六的嫁妆,你替我交给她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问:“你为什么不自己去交给她?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绎沉默了好久才道:“当年舅舅的事,至今没有……我见了老六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思卿道:“我原本也想说……那天咱们没见到我哥哥,我想再去见见他。那日我叫菱蓁去看他,菱蓁回来说他整日整日地醉。老五去找他,他就带坏老五,只是喝酒,我有些担心。而且咱们不知道顾家兄长的住处,我哥哥与顾家兄长相识已久,应该知道,我正好去问问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绎道:“如此甚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总是从宫里往外出太点眼,我想着明后天到南苑去住一阵子,往来也方便些。禁中这边的事情交给容姊就是了,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绎似乎有些担心,道:“叫孙承赋跟你去,禁中这边留下老程就够了。”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,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

  https://www.biqugecd.net/1_1363/408929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iqugecd.net。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iqugecd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