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天神皇 > 三国之真命天后 >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

第43章 第四十三章


大魏皇帝曹叡亲自率兵东征,大破吴军,致使孙权撤军,成功化解了魏国东面的危机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,曹爽又赶紧献上一计,怂恿曹叡直接摆驾长安,在西境帮助大将军司马懿共同抵御蜀军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,曹爽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,无非就是觉得没有了东吴援军,蜀汉即使拥有诸葛亮这般军事天才,但经济基础上的天残弱势,致使最终的胜利,大概率还是属于魏军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曹爽想要跟随曹叡一道,奔赴西面战场,趁机抢夺最终的胜利果实。

        曹叡对于曹爽的这些小心思,自然也是心知肚明。

        曹叡以身体抱恙为由,决定班师回朝,并告诉曹爽,东吴的大军已经撤回,诸葛亮此时孤军无援,已难成气候,相信凭借着大将军司马懿的韬略和战术,一定可以粉碎蜀军的北伐阴谋,并写信给司马懿,让整个魏军大营沉住气,按兵不动,并专门派使臣持杖节立于军中,禁止有士兵冲动应战。

        身体抱恙是借口,也是实情。

        破吴归来后,曹叡的身体已如风中残烛,即将走入人生的尽头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和曹叡一样生命如流星般摇摇欲坠的,还有蜀军的诸葛亮。

        收到皇帝的回复后,司马懿心情大悦,因此大摆宴席,热情招待了来自蜀汉的使者。

        席间,司马懿询问使者,诸葛孔明近来起居饮食如何?一顿饭能吃多少米。使者回答道,三四升米。

        司马懿又询问诸葛孔明平日是如何处理军政要事的?使者回答说,蜀汉军中,凡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,都是由军师亲自批阅。

        一番话问下来,司马懿微眯双眼,捋着胡须,不禁感慨道,“诸葛孔明,人之将死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使者听闻后,双手发抖,差点握不住筷子,然而,等到他回去蜀军大营时,第一时间听到的,居然就是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噩耗。

        依据诸葛亮生前的嘱托,蜀军将领秘不发丧,整军撤退。

        后来,等到魏军追击至诸葛亮的营地时,早就已经人去楼空,然而,在看到蜀军在营地里精心布置下的堡垒和机关时,在场的魏军无一不感慨诸葛亮的神机妙算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司马父子来说,诸葛亮的溘然离去,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,英雄惜英雄,一时间,心中竟无限感伤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是打了胜仗,但在回洛阳的路上,司马父子并没有感到特别兴奋和高兴。

        秋风萧瑟,秋雨连绵,秋风秋雨秋煞人。

        正所谓飞鸟尽,良弓藏,狡兔死,走狗烹。古之大将文种、韩信的故事不远,自古以来,功高盖主能保全者仅十之一二。

        诸葛亮死后,大魏的西境可保数年太平,至于东面,东吴内部纷争不断,自顾不暇,偶尔的扰境,也如隔靴搔痒,激不起大的波澜。

        司马懿虽身为前朝元老、顾命大臣,但如今司马懿手上集中起来的军权,那还得多亏了诸葛亮这个一生之敌。

        看着老父亲仰天悲秋的背影,司马昭快马加鞭追上,不禁问道,“父亲,接下来,我们司马家要如何做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司马懿长叹一口气,“山雨欲来风满楼啊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洛阳城内,铜驼大街的两旁,百姓们热烈欢迎英雄归来,而此时的大将军府,王元姬和夏侯徽却各怀心事,惴惴不安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外征战了大半年,终于盼到了回家的这一天,司马昭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,更是憋了一肚子的话,想要同最爱的人分享与诉说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元姬却因为曹叡的事情,不知该如何同司马昭解释。

        之前曹叡答应王元姬御驾亲征,抵御东吴,却也要王元姬答应他一个条件,而这个条件就是让王元姬入宫担任齐王曹芳的女太傅。

        曹叡二十岁登基,迄今已有十五年,然而始终无出,东宫也是至今无主,这可急坏了大魏的太后和群臣。

        曹叡自己也是深知身体一天不如一天,于是,在年初的时候将曹家宗室中的曹芳收养为养子,并册封其为齐王,大家立刻就心知肚明了:这曹芳就是太子,一旦曹叡哪天突然离世,那曹芳就是下一任的大魏皇帝。

        司马昭自然也觉察出了王元姬的诡异,王元姬却认为今天并不是一个解释的好时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为庆祝夫君大胜归来,我跟夏侯姐姐特地一大早去天下居沽了一壶好酒,十年的陈酿呢,特别醇香!”王元姬以饮酒为借口,想着先故意搪塞掉司马昭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在找酒的时候,王元姬才想到,一整天都心不在焉地她,从外面沽酒回来后,竟将她那一壶酒落在了夏侯徽那里。

        原因也是因为一路上,王元姬觉察到夏侯徽的心神不宁,依照夏侯徽和司马师的感情,今天这日子,应当是极其兴奋和期待才是,然而夏侯徽却始终神不守舍,在排队沽酒的时候,总是时不时摸索着袖子里的朱红色药瓶,王元姬数次询问,这药瓶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,夏侯徽却从未正面回答。

        回到大将军府后,王元姬便在夏侯徽那里故意坐了会儿,想要从夏侯徽的口中套出些真相,谁知夏侯徽这一次却是极为守口如瓶。可夏侯徽越是这么做,王元姬就越是好奇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这会儿正好借着去取回酒的机会,不死心的王元姬,还是想要去一探究竟。

        司马昭几次想要拦住王元姬,不想让她此时去打扰兄嫂的小别胜新婚,但王元姬却突然心跳的厉害,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。

        日暮黄昏,寒鸦低飞。

        深秋肃杀的空气中,弥漫着一种悲伤的味道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元姬推开夏侯徽的房门,只见夏侯徽果然正在为司马师斟酒,见到是王元姬和司马昭,一开始有些惊愕,随后司马师笑着招呼两人共同入座,“你们怎么来了?不过既然来了,那就一起坐下来吧,徽儿特地准备了一桌子的好菜好饭,我正愁单凭我们两个人吃不完呢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别喝那酒,酒中有毒!”王元姬眼看着司马师端起酒杯,情急之下,大声喊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趁着在场所有人都还在错愕中无法分神时,王元姬上前想要夺下酒杯,没想到却被距离司马师更近的夏侯徽抢先拿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元姬你胡说些什么!这酒是我们两个人一起买的,怎么会有毒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是酒有毒,而是你那瓶药是毒药啊!”王元姬说着又要去抢酒杯,却被夏侯徽一把推开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元姬你什么意思?你的意思是我故意下药,毒害自己的丈夫吗?没有证据,可不能血口喷人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王元姬见夺杯不成,干脆端起酒壶,高高举起后,狠狠摔碎在地上。

        酒壶摔成碎片,里面的酒液已经变了颜色,并且滋滋作响,生出股股青烟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酒里面果真有毒!嫂嫂,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”司马昭一脸震惊地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没有,我没有!我怎么可能下毒!那只是药,没有毒的!子元(司马师,字子元),你相信我啊!”夏侯徽撕心裂肺地喊道,她的眼睛始终注视着司马师,此时司马师的脸上,哪怕出现任何一个微小的、不信任的表情,就能当场宣判夏侯徽的死刑。

        司马师皱起了眉,这一刻,他在脑海里快速搜索,究竟是谁要害他,究竟又是谁,竟然恶毒和卑鄙到,要假借他最爱的女人之手,取他性命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就是这片刻的沉静,却彻底击碎了夏侯徽敏感而又脆弱的心。

        她猝不及防地举起酒杯,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,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“清白”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到其他人反应过来时,夏侯徽的嘴角已经渗出了黑色毒血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夏侯姐姐!”王元姬和司马师共同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夏侯徽,并且招呼司马昭速速去寻郎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柏夫人骗我,原来这瓶药果然有毒,可是,她为什么要害我呢……”,夏侯徽强忍着胸口的剧痛,泪水已经模糊了视线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徽,你怎么这么傻呢!”司马师试图堵住从夏侯徽的嘴角和鼻孔里流出的黑血,然而血不仅没有止住,反而越流越多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对不起,对不起……,我真的不是有意的,我以为……”,夏侯徽吃力地抬起胳膊,万般不舍地抚摸着爱人的脸庞。这药剧毒,夏侯徽自知已是无力回天,所以,她只想再多看司马师一眼,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记住她一生挚爱的模样。

        司马昭带着郎中匆匆赶到,后面跟着的小丫鬟见到屋内的这一幕,惊悚地发出刺耳的尖叫,并且一边在大将军府内狂奔,一边大声喊道:“大公子杀人了,大公子杀人了!大公子把夏侯夫人给杀啦!”

        为防止谣言散播,司马昭跟着丫鬟追了出去,而郎中在把完脉后,无奈地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    最终,夏侯徽在司马师的怀里断了气,而司马师维持着怀抱的姿势很久很久。久到王元姬一度以为,她的兄嫂,可能就这样最后凝聚成一尊石像。

        直到一声痛彻心扉的怒吼响彻天际,紧接着,一行血泪从司马师左眼的眼角处,流了下来……


  https://www.biqugecd.net/23878_23878704/94230419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iqugecd.net。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iqugecd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