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天神皇 > 逐鹿引 > 第127章 下邑之谋

第127章 下邑之谋


项羽在彭城率军大败刘邦,刘邦在沛县的亲人被楚军俘虏,刘邦所率领的汉军几乎全军覆没。刘邦最后,只得带着夏侯婴逃走,途中遇见了自己的子女,刘邦在夏侯婴的协助下,侥幸带着子女逃脱,逃到了汉军的势力范围下邑。逃出来的汉军将领也在下邑与刘邦会和。此时,张良也逃到了,下邑。

        项羽在彭城,大败刘邦后,率军全力追击刘邦,并包围了刘邦,但是因为一场大风,还是被刘邦逃脱了。项羽消灭了汉军主力后,因为此次的诸侯叛乱,急需安定后方。项羽命人继续追击刘邦,而自己回彭城安定后方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,陈余得知常山王张耳还在刘邦的军中,并没有被刘邦杀死,而刘邦为了让自己出兵,竟然用假的张耳的人头欺骗自己。陈余很是愤怒,现在刘邦又被项羽打败。陈余就派出使者到彭城,说明赵国愿意归附项羽。在彭城项羽与范增议事。

        范增对项羽说:“现在赵国愿意归附,而张耳也已经投靠刘邦了。大王应该接受,陈余的归附。而齐国,大王不能再打,把深陷齐国的军队,全部调回。先封田广为齐王,稳定齐国。再排人出使九江,联合九江王英布。共同攻打刘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项羽对范增说:“英布,多次不听诏令,才致使刘邦攻入彭城。英布此时,已有反心了,英布曾是我信任之人。”范增对项羽说:“此时,英布是九江王,是一个利益个体,大王应当以礼待之。如果有反叛之心,大王可以先灭了英布。但是,使英布归附,是最有利的方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项羽就对范增说:“好,就依亚父之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项羽和范增议事完毕后,就立即下令身在齐地的楚军全部撤回,并与齐国谈和,承认田广为齐王。同时,派人出使赵国,九江国,以示联合攻打汉王刘邦。刘邦逃到下邑后,便召集群臣,此时,刘邦惊魂未定,万念俱灰。刘邦对群臣说:“关东地区,我不要了,谁能立功破楚,我就把关东地区,平分给他们,你们看谁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良就对刘邦说:“九江王英布是楚国的猛将,现在与项羽有了隔阂。彭城之战时,项羽令他出兵相助,他却按兵不动。项羽对其怨恨,并多次派遣使者责之以罪。彭越因分封诸侯时,没有受封,早对项羽心怀不满,田荣反叛时,曾联络彭越,为此,项羽令肖公角攻他,结果未成,此二人可以利用。汉王手下的将领唯有韩信可以独当一面,委以重任。汉王如果能用好这三个人,楚国可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邦认为张良说的很有道理,是一个以弱胜强的好方法。于是,派隋何出使九江,策反九江王英布。并派人去联合彭越。刘邦也收集散卒,调配兵马,准备迎击项羽。

        跟随刘邦攻下彭城的西魏王魏豹,也在彭城之战中逃脱。

        刘邦的使者隋何来到九江后,通过九江王太宰以通关节。可三天也没有见到英布。汉使于是游说太宰说:“英布不见我,定是因为楚国的强大而汉国弱小。这也正是我出使的原因。你先让我见他,假如我说得对,那是大王所想听的;假如我说得不对,那我隋何甘心在九江受死,以表明贵国背汉而亲楚的决心!”太宰把这话转告了英布,英布召见汉使隋何。隋何说:“汉王派我送信给大王,我十分诧异您为何与楚那么亲近?”

        英布说:“我一向以臣礼服事项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隋何说:“您同项王都是同列的诸侯,而您却以臣礼服事他,您定认为楚国强盛,可以依靠。但是项王伐齐,他可以亲负墙板筑杵,为士卒先锋,您就该来率九江军队,去做楚国的先锋。而现今您却只发兵四千去帮助楚王,一个向北臣事别人的人,难道应当这样做吗?汉王攻打楚国彭城,您就该悉发九江之兵渡淮援助楚王,与汉王日夜做战,决一雌雄。而您虽拥有万人之军,却袖手旁观,不肯派一兵一卒。这是一个依赖他人立国者应当做的吗?您以空名归向楚国,却完全依赖自己,我认为这样做没好处。您之所以不肯背叛楚国,无非是因为汉弱楚强,可是楚兵力虽强,但因项羽违背盟约,杀害义帝,天下人都以不义之名责备他,他还自恃百战百胜,兵强国盛呢。至于汉王,在收降诸侯之后,回守成皋、荥阳,从蜀运来粟谷,辟深沟建营垒,守边地。楚人调回部队,中间隔着梁国,深入敌国八九百里,这时欲战不能,攻城乏力,老弱残兵要从千里之外转运粮食,楚军到达荥阳、成皋时,汉军只要坚守不出,这样,楚军进不能攻,退不能脱身。所以说楚军是靠不住的。假若楚胜汉,诸侯必定自危而相互救援。可见一旦楚国强盛起来,定会招致天下兵力的对抗。所以楚不如汉,这形势是显而易见的。现在您不归附万无一失的汉,却要自托于岌岌可危的楚国,我对大王的做法感到不解。我并不认为九江的军队就足以灭楚,大王若发兵背叛楚国,楚项王必会滞留在齐国数月,这样汉取天下就成了十拿九稳的事了。我恳请大王您归附汉王,汉王定会划地分封您为王,何只现在区区的九江之地!所以汉王遣臣向您献计,愿大王考虑考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英布说:“我听从你的指教。”但只是暗中答应叛楚归汉,不敢泄漏风声。次日楚国使者催促九江王英布发兵,隋何刚好在场,隋何见到楚使后说:“九江王已归附汉王,楚凭什么让他发兵?”英布愕然。楚使者大吃一惊,起身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隋何趁势劝说英布:“大王归汉已成事实,

        应当立即杀掉楚使者,不让他回楚。同时尽快与汉联结。”英布听从了隋何的话,杀死了楚使者,起兵攻楚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,项羽将身在齐地的楚军,暗中陆续调回。而楚国出使齐国的使者,已到齐国。

        齐王田广,在丞相田横的陪同下接见了楚国使臣。

        楚国使臣见到齐王田广后,行使节之礼后说:“项王,体恤齐国受战乱之苦的百姓,欲罢兵,言和。可有此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齐王田广听到后,立即说:“寡人也正有此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此时,丞相田横就立即说:“项王恐怕是被迫无奈才有意言和吧!”楚国使臣就对田横说:“项王神勇,彭城之战,项王亲率三万精骑,大败五十四万诸侯联军,且赵国已向项王表示臣服。诸侯国叛乱依然平定。欲战,项王亲率大军来攻,敢问丞相,齐军能敌的过楚军的猛攻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齐王田光和齐国丞相田横皆沉默不语。因为,齐国军民已经被项羽打怕了,不敢妄言。楚国使者见田广和田横皆不语,就大声说道:“项王仁慈才欲言和,丞相若再妄言恐怕齐国臣民,要再受灭顶之灾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此时,齐王田广就立即对楚国使者说:“楚使莫要生气,我愿意归附项王。只是,项王,要将楚军全部撤离齐地,并准许我为齐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楚国使者就立即说:“齐王愿意言和,那丞相又是何意。”(因为此时,齐国丞相田横才是,齐国的实际掌权者。)

        田横对楚国使者说:“我王之意,我不敢违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楚国使者对齐王说:“好,我回禀项王,齐国归附楚国,项王回军,并准许田广为齐王。楚国和齐国就此议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楚国使者完成使命回楚国复命。

        项羽得知,齐国依然归附,后方已定,就立即,全部撤回齐地楚军,并亲自率领大军西进追击刘邦。

        英布率军占领楚国城池,阻止项羽军西进,英布军与项羽大军正面相对。

        项羽没有命楚军立即进攻,骑马立于两军阵前,英布也骑马立于两军阵前。

        项羽怒问英布说:“英布你为何反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英布说:“我已经不是你的部下了,何有反叛之说。你之不义,天下人皆可诛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项羽冷笑一下说:“好,九江王,我项羽自问无愧于你,无愧于天下,今你却反叛于我,与我们楚国为敌。楚军将士,随我诛杀叛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项羽说完,亲率军队攻打英布军。两军相接,英布不敌项羽,败逃。

        项羽军大营,项羽与诸将议事。

        项羽对诸将说:“现在我军要分兵两路,我亲率一路军继续追击刘邦,谁愿替我率领另一路军去攻打英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项羽手下大将龙且对项羽说:“项王,我愿领兵前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项羽就对龙且说:“好,就由你率军攻打英布。众将下去整军,明日大军开拔。”众将退下后,在大帐中只留下范增与项羽。

        项羽对范增说:“亚父,龙且攻打英布必须胜。这样,我军后方才能稳定,我想请亚父随龙且攻打英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范增就对项羽说:“好,我也正有此意。大王,追击刘邦也需小心谨慎,切勿中了刘邦的圈套。龙且将军攻破英布后,我便与大王会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项羽就对范增说:“亚父,放心。”龙且率军攻打英布,范增随行。项羽率军继续追击刘邦。

        (本章完)


  https://www.biqugecd.net/35_35653/17631617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iqugecd.net。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iqugecd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