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天神皇 > 逐鹿引 > 第131章 弟120章 铲除异性王

第131章 弟120章 铲除异性王


与刘邦称帝几乎同时,位于北方的游牧民族部落匈奴也发生了一场政变,生性凶悍的单于之子冒顿,杀了父亲,娶了后母,自立为王。这小王当政不久,就发动了对汉朝的侵略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时汉朝负责守卫北方边疆的是韩王姬信。他见冒顿带了二十多万人马进攻都城马邑,自知不是人家的对手,马上把情况报告了朝廷。刘邦立即亲率四十万大军前往剿灭。

        刘邦大军当时离马邑有一千多里路,在那时的交通条件下,怎么着也要月余时间才能赶到。马邑眼看就要被冒顿攻破,紧急情况下,姬信采取了一个缓兵之计,派使向匈奴求和。北方民族屡屡进犯中原,本也就是想抢掠一些物资,今天汉使给他们送来了不少东西,提出讲和,顺势就答应了。这个情况很快被小人报告到刘邦那里,说是姬信投降了匈奴。刘邦听到这个消息很气愤,就派使谴责姬信。

        姬信左等刘邦不来,右等不来,见到一个洛阳来的人还是来训斥他的,这让他怎不寒心,联想到臧荼被除,韩信立了那么大的功,也被刘邦残忍地杀害了,跟他干还有什么意思,

        动不动就被怀疑,真是提心吊胆,如履薄冰,早晚要被除掉。与其这样,不如真的反了算了。想到这,姬信果真就投靠了匈奴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了内贼的引路,冒顿很快打到太原郡。刘邦这时也到了韩国,驻扎于晋阳。冒顿见刘邦带了这么多人,胜于自己两倍,就没有硬拼,而是使用了个花招,把汉军引诱到广袤的大草原上作战。刘邦那会新做了皇帝,不免感觉很好,好大喜功,求胜心切,加上错误地判断,真的以为北方民族不堪一击,于是就跟着冒顿的屁股追了上来,结果到了白登这个地方,被匈奴兵结结实实地围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白登是一座大山,当时正时大冬天,刘邦大军在这里一连被围了七天,又冻又饿,几乎到了绝境。在这种情况下,陈平让人画了一张美人图,送给了冒顿的宠姬阏氏,说如果冒顿继续围下去,汉皇准备把他宠受的这个美女送给单于,以换取生路。阏氏担心这个美女将来会夺了她的爱,于当晚与冒顿温存时就用花言巧语劝冒顿撤兵了。后来刘邦采取和亲的政策,把自己的干女儿嫁给冒顿,每年再给些北方没有的东西,算是摆平了这宗外患。

        刘邦当了皇帝后,第一次御驾亲征就触了霉头,心里好不懊恼。一连串事件的发生,让他对异姓王感到越来越不可靠。回来的路上,路过赵国,赵王张敖殷勤地接待了他。张敖本是他的准女婿,自然搞得很隆重,但刘邦却十分的傲慢,因为对异姓王有了看法,所以见了张敖也没好气,骂不绝口,既没当成女婿对待,也没像对待一方诸侯那么客气。这让赵王手下的人看不惯了,以为是对他们的侮辱,以丞相贯高、赵武为首的几个老臣,便想借机行刺刘邦。他们把这个想法说与张敖,张敖坚决不同意。贯高决定自己干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多数人都这样,官当得越大越迷信。刘邦本来什么也不忌讳,自从当了皇帝后,处处却警觉起来。他在张敖给他安排的地方住下来后,忽然问:“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?”

        随行的娄敬告诉他:“柏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?迫人,迫人,就是逼迫人啊。这个地方不吉利,不能在此久留,我们赶快离开这个地方。”也不知刘邦听错了,还是他有什么预感,总之他连夜带着大队人马离开了这个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贯高这边已收买好刺客,准备刘邦在柏人停留期间,让几个刺客以护驾的名义接近刘邦,借机行刺。他们还策划,一旦行刺成功,马上拥立赵王为皇帝。贯高这些人估计,刘邦因为杀了韩信,让其他异姓诸侯人人自危,如果他们干成了这件事,立即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响应,到时他们就是第一功臣。不料他们想得虽好,刘邦却不给他们机会,提前走了。你说不相信宿命吧,有些开国的元勋,他就能九死一生,大难不死。刘邦想就是这样的人,既然能当皇帝,就有那大命,不是你随便算计就能得成的。谁能说清他这心血来潮的一走,躲过了一场大难,是什么原因呢?

        他大命了,张敖却因此遭了秧。刘邦离开赵国不远,就有告密者尾随刘邦把贯高要对他行刺的阴谋报告了刘邦。刘邦一听,吓出了一身冷汗,刚在白登捡了一条命回来,没想又差点在自己的准女婿那儿被人暗算了,这皇帝真不是好玩的啊,同时也庆幸自己走得快,不然不知会有什么结果。这消息不知则已,知了刘邦绝不会轻易罢手,马上派大队人马趁赵王还没有准备,回过头去就把一帮嫌疑人都捉了过来,带往京师审训。

        吕稚得知张敖被捉,马上来见刘邦,说:“张敖就要做我们的女婿了,他怎么会暗杀你呢,一定是那帮混账老家伙自作主张搞的鬼,你别冤枉了那孩子,赶快让人把他放了吧。”张敖这门亲事是吕雉定下的,不久就要举行婚礼,这时把张敖抓起来,或者给杀了,那女儿怎么办,所以吕雉慌忙来求情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真是妇人之见,这张敖要是没有野心,他的手下敢这么干?他要真的成功了,还会在乎你一个女儿?恐怕我们这项上的人头就要搬家了。”从几个异姓王的反叛,刘邦认定张敖必有反心,因此他要借这个机会除掉赵王。刘邦让廷尉抓紧审理此案,赵武已畏罪自杀,贯高一口咬定是自己主谋,与赵王无干。刘邦一心要置张敖于死地,又让贯高旧友中大夫泄公前去诱供,还是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,只得作罢。他把贯高杀了,把张敖降为宣平侯,封他和戚姬生的宝贝儿子如意为赵王。吕雉对刘邦这样做没有办法,便把一腔怨恨记在了戚姬头上,使两个女人之间的矛盾又加了一层,为以后吕雉无情地残害戚姬埋下了隐患。凡是成大事的人,几乎都有一个好斗的性格。他们与天斗,与地斗,与人斗,感觉其乐无穷。用我们一般人的心理去看,可能会觉得这些人有病,安生一会不好吗,与人与己都有利于身心健康。但他们不,觉得这就是事业,就是拯万民于水火。还有,胡乱讲几句话,就要人家去学习,他自己不知,你那些话真有那么管用吗?有的地方不搞这些,人们不也活得好好的。可惜有不少当局者迷啊,本来很好的一个人,非要把自己搞臭。管他去呢,我们只看他们愚蠢的笑话吧。相信一点,地球离了谁都转。

        刘邦本来是很好的一个人,但当了皇帝后,就发生了错觉,老以为自己是正确的,老想立万世基业,老想和别人斗。他打天下的时候,听张良的建议,用了三个人,韩信、彭越、英布。他成功了,就觉得这三个人碍事了,总想除掉他们。

        陈豨谋反的时候,韩信是参与者之一,刘邦顺理成章地找个借口就把他除掉了。当时还有一件事,刘邦想让彭越出兵攻打陈豨,彭越担心刘邦会象收拾韩信一样把他也给囚禁起来,就托病没有去,只派了一个下属带了几千人去助阵。刘邦看叫不动彭越了,心里很不快,派遣使者把彭越臭骂了一顿,从此对彭越有了看法。很多当头的都是这样,看似宽宏大量,那是你顺着他的时候,稍微有一次不听话,小心眼立刻就上来了。这是人之共性,换了谁都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旦登上这个位子便拥有了一切。所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冒再大的风险也值得。刘邦是过来人,知道这个位子是怎么得来的。因此他不得不时时防着有一些野心家或者实权派觊觎他的宝座。怎么防呢?他排了排谁最有可能,自己心里有了底。还是那句话,先下手为强,后下手遭殃。他决定先从彭越下手。

        彭越本是个大老粗出身,刘邦封他做了梁王,他已经很满足了,自始至终没有反心。但他太

        皇帝是一个至高无上的位子,能干了,能干的人有几个对上司服气的?今天不反,不等于以后不会反。这是刘邦的逻辑。刘邦还想,项羽封我为汉王,我尚不服气,这些人为我立了那么大功,难道就会甘心?因此他派出心腹到彭越府上收买线人,让他们随时监视彭越的言行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巧就有这样的机会。一天饭后,彭越和谋士扈辄闲叙,扈辄说:“现在异姓王差不多都被皇上清除了,除了长沙王地处比较偏僻狭小外,只剩梁王和淮南王因为有些势力,皇上还没有动手,估计有一天也会削去你们的爵位,与其这样,不如趁早反了,自立为王,免得以后不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彭越说:“皇上待我不薄,我怎能做那不仁不义之事,快不要这样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们话就到这里,没想这话让梁府的太仆百里逊听到了,这个人正是刘邦的心腹在彭越这里收买的线人,他马上把这些话告诉了刘邦的人。刘邦听到这个情况后,安排他的心腹如此如此。不久就有彭越府上的家人联合起来告彭越谋反。刘邦这时早做好了准备,立即带领两万精兵快速地赶往梁地捉拿彭越。皇上突然到来,彭越还不知怎么回事,慌忙准备接驾,只见刘邦长剑一指,大声说:

        “彭越谋反,左右给我拿下!”随后,刘邦的两万精兵把彭越一门老小和府上的人都抓了起来,扈辄当然也没有幸免。

        彭越还要反抗,喊道:“皇上,我何时谋反,您怎么能无辜就把我抓起来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现有你的家人告你,怎么能说无辜。让证人站出来给他看看。”刘邦说。

        彭越一见是百里逊带领几个下人,知道了怎么回事。因为这鸟人听了扈辄和他的谈话,曾要挟扈辄要给他晋级,扈辄把这事告诉了彭越,彭越一气之下打了这个小人,招致他的怨恨,所以他才甘心卖主求荣。彭越对刘邦说:“我素无反心,是这小人诬告我,皇上不要听他一面之词。我是冤枉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邦说:“你冤枉不冤枉,我自会搞清楚,相信我不会冤枉一个好人,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。”说着,又对随同来的中军王恬说:“王恬,你来审理此案,务必搞搞清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遵旨,我一定查个水落石出。”王恬回答。

        刘邦当场夺了彭越的军权,交给王陵代理,把彭越一干案犯带回洛阳审理。王恬用了多种办法,把百里逊和扈辄弄到一处对质,两个人甚至当场骂了起来,也没搞出别的,扈辄只承认曾劝彭王造反,彭越不同意,还把他骂了一顿。彭越是条硬汉,更不会没影的事往自己头上扣屎盆子。刘邦据此情况判决:“扈辄居心**,诱导主人谋反,罪该万死,处腰斩,夷三族。彭越当时虽没听信扈辄蛊惑,即刻造反,但仍将其留在府中,凡事与扈辄计议,说明造反之心不死,只是没表现出来罢了,罪不容赦。但念其曾有功于社稷,赐不死,贬为庶民,发配回原籍居住。”彭越领了罪,连同家眷即日被送往巴蜀去了。刘邦本只在乎彭越手里的部队,今夺了他的兵权,刘邦也就放心了。这是刘邦作为农民的孩子仁慈的一面。

        刘邦在洛阳定都不长时间,即听从边将娄敬和军师张良的建议,确定迁都长安。为了搬家的事,刘邦让萧何和吕雉先到长安看看。吕雉回来的路上,恰好碰到了被贬往蜀地的彭越。彭越觉得吕娘娘是有见识的人,加之女人心软,说不定她在皇上跟前能帮自己说上话,就对吕雉说:“我固无反心,皇上仅凭小人的诬告,就把我贬为庶民,太冤枉了,请娘娘为我主持公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吕雉听罢彭越的申诉,眼珠一转,立刻笑眯眯地说:“这是皇上的不对,你这就跟我回去,我让皇上给你平反昭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若能还我清白,我一定对娘娘感恩不尽。”彭越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就不必客气了,将军的事,就是我的事,我一定尽力。”吕雉宽慰着彭越说。彭越哪知,这吕雉之心,比刘邦更加阴险刻毒,不碰见她还好,碰见她自己算是死定了。在这之前,吕雉刚处理了韩信的事,为此皇上对她大加嘉许,她心里觉得立了很大的功劳。碰上彭越的事,她又想表现一下自己。果然,她把彭越带回来后,就对刘邦说:“你这不是少脑子吗,彭越是天下少有的英雄,你把他放回老家,这不是放虎归山吗,他要在那里组织起一支队伍造反,还不是跟现在反一样。”刘邦说:“你这熊女人,听谁说的?我已把他放走了,不然再把他追回来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要追了,我已把他带回来了。”吕雉把遇见彭越的过程向刘邦简单地说了一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过要定他个死罪,理由太不充分。你刚杀了韩信,现在再不明不白地把彭越杀了,天下英雄岂不要骂我们大杀功臣?”刘邦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骂就骂,那也比以后叫功臣杀你强。天下安稳系于你一身,你不能太手软了。想杀人还能找不到理由?”吕雉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天下…安稳…”刘邦念叨着,“为了天下安稳,为了刘氏天下…对,不能太手软!你这熊女人,比我心还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熊不熊的,你说话就不能干净点。”吕雉埋怨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老婆,恕我粗鲁,这事还交给你来办。”刘邦一笑说。

        彭越在梁带兵打仗多少年,不知杀了多少人得罪了多少人,不知有多少人要置他于死地。吕雉得到了刘邦的许可,充分显示出她能干的天赋。反正彭越已不在梁地,她派人到梁地网罗了一大帮彭越的死对头,伪照了彭越伙同他们照反的证据,一齐告上京来。刘邦当着众大臣的面,一见这么多人告彭越谋反,而且证据确凿,当庭震怒,说:“前有人告彭越谋反,我因证据不足,留了他一条性命,现在看,哪还是什么证据不足,是人家已经万事俱备,只待凑我们不注意,砍我们的人头了。是可忍,孰不可忍,马上把这彭越给我拉出来砍头,夷三族!”

        众大臣还没散,刽子手已把彭越的人头捧了上来,刘邦似还不解恨,只见他脸气得发紫,吼道:“把他的尸体给我剁成肉酱,分送给那些握有重兵的诸侯,让他们吃下去,看谁还敢造反!”

        朝中的一些侍从马上按刘邦的要求去办了。刘邦说这话的时候,下面站着的大臣早吓得魂飞魄散,哆哆嗦嗦,有的当场倒在那里。

        彭越的尸体肉酱不几日就被送到各地,那些领兵的将领看了都恶心得很,但也不得不吃下去。淮南王英布含泪吃下去后,当场恶心得吐了出来,一看那秽物,竟变成了一只螃蟹。原来那彭越是螃蟹托生的,现在江边的人还叫螃蟹为彭越。兔死狐悲,英布为此大病了一场。他到此时才算看清了刘邦的真面目,并不像他当初的印象,宽厚仁爱,有长者风范,而是彻底的人一阔脸就变,而且还变得心狠手辢,毫无情义,为了他刘家的天下,什么绝情的事都能干出来。想到这,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:造反!

        像英布这些草头王,本身就是造反起家,天不怕地不怕,一旦决定了,就嚷得满世界都知道了。这话当然也让他的仇人贲赫知道了,很快就被这姓贲的跑到刘邦那里告了密。

        英布有一个宠姬叫明姱,常到一个医家去做些保健。贲赫是英布的部下,就住在那医家的对面,他知道这个情况后,就有意去巴结明姬,多次在医家招待明姬。吃人家的嘴软,明姬再和英布温存的时候不免就常常提起贲赫,夸上两句。英布虽然是个英雄,但在男女问题上,却醋劲不小,他就怀疑明姬和这贲赫好上了。一方面对明姬又放不下,只有把恶气撒在贲赫身上,先撤了职,又捉住痛打了一顿。因此和贲赫结下了仇恨。

        刘邦正担心英布会造反,今见有人告密,岂能麻痹大意,马上派人去核实。使者一到那里,英布也不避乎,该怎么着还怎么着,全然不把如今的朝庭当回事。去的人回来向刘邦一学,刘邦不免又要震怒一番,即刻兴兵讨伐英布。

        两军很快在蕲县交上了火。刘邦一见英布,大声训道:“你这个忘恩负义的鲁夫,为什么要造反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忘恩负义也不如你无情无义更狠毒,你能当皇帝,我怎么就不能,我也想皇帝。”英布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你个反贼,居然有野心。看来不给你点颜色看看,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。众将军,给我上,狠狠地打!”刘邦说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此时,英布还真有了些胆怯,但箭在弦上,又不能不发,便说:“打就打,弟兄们,上,捉住刘邦者重赏!”说着,英布的弓箭手一起把箭射向刘邦这边。

        刘邦不小心中了一箭,但无大碍。他坚持指挥部队与英布大军作战,经十余战,最后终于平定了这场叛乱。

        刘邦在成为皇帝前后,总共封了八个异姓王,至此基本让他一一剪除。除衡山王吴芮因为地方狭小又地处边陲得以保全外,另一个从小至老的朋友燕王卢绾,最后也被他赶到匈奴去了。他和当时凡是有些影响的人物约定:“从此以后,非刘姓而王者,天下共击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(本章完)


  https://www.biqugecd.net/35_35653/17641048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iqugecd.net。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iqugecd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