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天神皇 > 贾琮传 > 第五十二章 庶女和庶子

第五十二章 庶女和庶子


  “上次给四妹妹写了一首那么好的海棠诗,如今又把那么好的咏雪词送给云姐姐,就我和二姐姐没有!”探春抱怨道。

  “先欠着好不好?等以后一定给三妹妹补一首,再给二姐姐补一首。”

  贾琮有些头大,女孩子“互相攀比”果真是与生俱来的啊,探春哼了声,转过头去不说话。

  湘云却很高兴,鼓噪着贾琮把“采桑子·词赠云姐姐”重新写了一遍,不顾探春不满的目光,拿到一边看去了,一边看还一边啧啧赞叹着。

  迎春对身后的司棋道:“东西拿出来吧!”

  司棋嘟囔着走到里间,取出一个锦袋,在贾琮诧异的目光下,交给了迎春。

  迎春笑着把锦袋递给贾琮,贾琮疑惑着接过,感觉沉甸甸的,打开一看,里面放着几块金灿灿的金锭,约莫十几两。

  迎春笑道:“我一个女儿家,足不出户,也用不着这些,以后琮弟就要出府读书了,用银子的地方很多,若没有些财物傍身,别人会瞧不起。”

  “二姐姐,真不用,老爷昨天刚给了弟不少金银,这些姐姐还是收回去吧!”

  迎春忙道:“我还有,这些都是多的……”

  迎春还没说完,身后的司棋就不满道:“小姐,你哪还有啊?这些还是你那些首饰当了换来的。”

  “胡说什么?”迎春皱眉嗔道。

  贾琮心里大为感动,从来到这个世界后,他就对这个温柔可亲的女孩充满了亲近之意,若是说贾府最关心的他的人,那绝对非迎春莫属。

  “姐姐,真不用。”贾琮做梦都没想到迎春为了他竟然做到了这一步,那些金银首饰对于迎春这样的女孩儿来说就是体面啊。

  迎春不比王熙凤,金银首饰几大箱子,一辈子都穿戴不完,作为庶出的小姐,迎春在贾府里的日子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光鲜亮丽。

  庶出卑贱,庶出的爷们至少还有一些脸面,像贾环,那种品性,贾政却也时常带着他迎客陪酒,就是因为他是个爷们。

  而像贾迎春这样的庶出小姐,甚至还不如鸳鸯,平儿那样的大丫鬟有体面,贾府里一些有头有脸的管家,婆子甚至都不把她放在眼里,表面上称二小姐,背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瞧不起她的庶出身份。

  这样的庶出小姐以后都是要嫁出府去给别人做妾的,正房太太的位子很难,也许在普通老百姓看来,她们是仙女下凡,可在同样富贵的大户人家眼里,她们似乎只是“玩物”。

  迎春的那些金银首饰都是贾母赏下来的,而如果让贾母知道,迎春把她赏下来的那些金银首饰当了,银子全给了贾琮,估计她接下来在府里会更不好过。

  迎春还想再劝,贾琮摇摇头道:“姐姐勿忧,承蒙老爷厚爱,赏下的那些金银,足够这几年读书进学所用,再没有使姐姐卖首饰换来的银子的道理。”

  迎春见贾琮坚决不接受,也无法,只好让司棋把锦袋收了回去。

  看着喜笑颜开的司棋,迎春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,贾琮笑了笑,知道这个丫鬟是全心全意为迎春着想的,是个忠婢。

  贾琮看了眼一直在旁边安安静静,偶尔瞄他一眼的小惜春,笑道:“之前忘了问四妹妹,那首咏海棠还喜欢吗?”

  小惜春坐在一张小凳子上,见贾琮突然和自己说话,连忙低下小脑袋,轻声道:“极喜欢呢!谢谢三哥哥!”

  贾琮看着和小如意差不多大的小惜春,低着头可爱的模样,忍不住伸出手摸了摸她的小脑袋。

  都是自家兄弟姊妹,这个动作并不算失礼,反而会显得很亲近。

  小惜春把小脑袋垂的更低了,迎春她们见状纷纷笑了起来。

  ……

  “云妹妹!云妹妹!你看我给你带什么好东西来了!”

  湘云小院,贾宝玉手里捧着一个木盒,跑了进来,面色欣喜。

  “宝二爷来了?”屋里洒扫的一个小丫鬟见贾宝玉进来,连忙福了一礼道。

  “咦?云妹妹呢?”贾宝玉见史湘云并不在屋里,疑惑道。

  那小丫鬟回道:“我家姑娘一大早就往二姑娘院里去了,这会儿想必是在写诗呢!”

  “这个好,这个好!”贾宝玉连声道,再次跑了出去,刚刚跟上来的袭人在后面连声让贾宝玉跑慢点。

  ……

  贾宝玉隔着老远就隐约听见湘云那爽朗的笑声了,连忙跑进来,看到贾琮,微微一愣,有些尴尬。

  贾宝玉一进来,湘云的笑声就止住了,大家一起看向了贾宝玉。

  贾琮迎着贾宝玉尴尬的目光,行了一礼,淡淡道:“见过宝二哥。”

  “咳咳……三弟啊,三弟你也在啊?”贾宝玉装模作样的咳嗽了几声,又道:“嗯嗯,三弟写的那首咏雪词我也看了,写得极好,咳咳……”

  贾宝玉不是笨人,知道这两日姊妹们为什么疏远他,心里却不认为这是自己的错,他本来就是这个秉性,毫无担当,也不愿意再在姊妹们面前发火,那样就真的没人和他顽了。

  “谢谢宝二哥夸奖。”贾琮对贾宝玉并没有什么感觉,性格不合,没必要交好,保持表面上的兄友弟恭就好了,至于他赠晴雯给他的情,以后找个机会还了就是。

  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

  贾宝玉越过贾琮,看向一旁的湘云,讨好道:“知道云妹妹喜欢静香楼的胭脂,这盒还是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从别处淘来的。”

  静香楼的胭脂举世闻名,风靡京城,不过因为产量极少,价格又太过昂贵,很多时候都是有价无市,买到一盒极不容易,很多都被宫里买去了。

  贾宝玉一边说着,一边打开木盒,顿时飘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,满屋生香。

  迎春等人也看了过去,目光中多少有一点羡慕,贾宝玉和湘云亲厚,众人皆知,贾宝玉平时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好用的,第一个就会想到史湘云,而且贾母也极其喜欢她,似乎比对三春还好。

  湘云看着一脸讨好的贾宝玉,抓起桌上的诗稿,哼了一声,出去了,贾宝玉见状连忙跟了上去。

  贾琮微微摇了摇头,心中叹息不已,到底还是十来岁的小孩子。

  这时,外面又跑进来一个七八岁的孩童,看见探春就叫道:“三姐姐,姨娘叫你回去呢!”

  探春皱了皱秀眉,嗔道:“没眼力见的,还不过来见过你三哥哥。”

  不用说,这七八岁的孩童便是那个身份和贾琮一样,境遇却比他好太多的贾环了。

  贾环瞅着贾琮,一双眼滴溜溜的乱转,贾琮微微一笑,从怀里掏出一个小锦袋,从里面取出一块小金锞子(ke,第四声,泛指小块的金银),递给了贾环。

  贾环见状,喜笑颜开的接过小金锞子,还上下掂了掂,才给贾琮行礼道:“见过三哥,谢三哥的赏。”

  探春见贾环这幅做派,差点气死,张口就骂,贾环也不在意,耷拉着脑袋不说话。

  原著里的贾环,顽劣不堪,猫憎狗厌,没几个人拿正眼瞧他,可如今看来,还是太小了,童心未泯,加上那样的生长环境,心性歪了一些也在情理之中,不过好在年纪尚幼,还有改变的余地。

  探春骂了几句就骂不下去了,看着始终耷拉着脑袋都贾环,气道:“姨娘可说了什么事?”

  古代的大户人家,庶出儿女须称嫡母为母亲,称生母为姨娘,即使以后为官做宰,诰命也是落到嫡母的头上,和生母无关。

  因为上面有个贾宝玉,贾环在贾府里的日子并不好过,王夫人一直压着,隔三差五找个机会拿捏一番。

  贾政又疏于管教,一个贾宝玉就足够让他头疼了,哪还顾得上贾环,再说贾环又不像贾兰那些一心进学。

  贾母也不喜欢,其他姊妹也没人和他玩,除了赵姨娘和探春,几乎再没有人把他放在眼里。

  不过作为荣国府实际当家人贾政的庶子(当家人是指男主人,不是指贾母那样的妇人,在外面还是爷们说了算),自小到不像贾琮那般,是一路被打大的,每个月二两银子的月例照发,身边也有几个丫鬟和小厮伺候着,偶尔还能在贾母那讨点赏。

  赵姨娘那个人,似乎比邢夫人还要不堪,一身的小家子气,极其贪财,连探春每个月二两银子的月份都要撒泼给要了去,悉心教育出来的贾环可想而知。

  “也没说什么,只是问你的月份什么时候下来。”贾环吸了吸鼻子道。

  探春转过头,眼泪掉下了下来。

  探春今年九岁多了,因自幼长在贾母身边,懂事极早,以聪明干练在三春中脱颖而出,挺受贾母待见,早就对贾府内部种种矛盾争斗知之甚深,她自命“才自精明志自高”,绝不甘心像母亲和弟弟一样在底层挣扎,她不仅清楚地认识到嫡庶有别这一点,而且力图改变这种境况。

  她竭力回避不得势的亲生母亲,努力亲近贾府嫡系的王氏姑侄(王夫人和王熙凤)和宝玉,王夫人虽然表面上对她始终是淡淡的,心里还是很喜欢的,连王熙凤都会给她三分面子。

  很难想象一个不到十岁的小丫头会有这么多心思,人往高处走,也不能说她有错,她只是想活的更好,加上她的出身和生活环境,有些“心机”似乎也在情理之中。

  迎春生性有些木讷,不喜与人争夺,生母早丧,贾赦又不怎么管她,日子倒也平稳。

  小惜春是宁国府的人,只是“寄养”在荣国府,因为关系特殊,年纪又尚幼,也没有什么人关注她。

  探春不一样,出身尴尬,处境微妙,加上争强好胜的性子,一心要做“乌鸦窝里的凤凰”。

  “我知道了,你先回去吧!”

  打发贾环离开,探春迎着众人关心的目光,强笑道:“无事。”又转头对身后的一个丫鬟吩咐道:“侍书,你回去把抽屉里的那些银子给姨娘送过去。”

  叫侍书的丫鬟点了点头,出去了。

  


  https://www.biqugecd.net/54_54104/414671600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iqugecd.net。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iqugecd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