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天神皇 > 有一点绿(穿越) > 第74章 第74章

第74章 第74章


屯田尾村

        江家附近的农家门口,两个闲聊的妇人突然提高了音量,谈话内容声声剌耳。

        “…母子都一个样,这就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守山村那几个北归的,什么不好学,偏偏…“

        “就是说呀,说不定他那死人爹也是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江则紧咬牙根,低头进了门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嘴紧紧抿成一直线,进门就立刻转身关上门板。即使门关了,也挡不住外头刻薄的人言。

        江则耷拉着肩膀,过了一会儿才转身,他先做了些家务,再拿出未完成的斗笠竹篮,坐在院子里继续编织。手中一再重复相同的动作,似乎能让内心平和,不知不觉,外头的交谈声也停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几顶斗笠完成后,江则一一拿起翻转查看,正在整理细部时,江大娘推开门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娘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诶,你在家啊?“

        江大娘见儿子在家,大门却是合上的,便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。她转过头,狠狠朝着辛家的方向瞪了一眼,才走进来将农具放一边,接着去水缸舀水,边清洗边问道:“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?没遇到柏家兄弟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”嗯。我在村口等了好一阵子,都没看到他们路过,也许他们今日不去镇上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怎么不去守山村找人?“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他们三人常常跑来跑去,不一定在家。没去镇上,也会上山或去葛家。“

        江大娘看了儿子一眼,转身去了厨房。她升火加热菜汤,又拿了颗鸡蛋出来,塞到儿子手中。“还有点热,赶紧吃了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江则低头看着手中仍带余温的鸡蛋。这原本是要送柏家兄弟的,他们没收,所以今天中午除了菜汤,他还多了一粒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阿则。“

        江则抬头看向娘亲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田里的事,娘一个人就行了,你听娘的,平常多去找柏家兄弟他们。“

        江则点头表示知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凡事多帮忙,机灵点、手脚勤快些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然后抓紧时机,求他们把你带在身边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样,你不但能从他们身上学东西,还能常常有吃的,说不定,还能有钱拿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江则抿抿嘴,过了一会儿才道:“柏大哥他们很厉害,人又好。我是真心想向他们学习,不是为了什么目的才去接近人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当然啦。“江母应声。她拍拍江则的肩头,起身去厨房查看火势,立在灶前对着外头说“我们当然是真心的呀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是真心诚意去帮忙,别的好处只是顺带的,当然,有钱拿最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江则:“……。”这不一样吧。

        江大娘看儿子一脸纠结,她蹲下来熄了柴火,擦了擦手,出去将儿子拉起来,带到桌前坐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脑子聪明,手脚又勤快,一点都不输给旁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微微叹口气:“就是太乖太老实了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外头那些嘴巴生烂疮的八婆,一天到晚像狗一样乱吠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嘴巴像屎一样臭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可你呀,连骂回去的本事都没有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我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江大娘拍拍儿子:“这不怪你,又不是你不对。“

        她低头虚揽着江则肩膀:“是娘自己不甘心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他们怎么说我都不打紧,可我不甘心你这样被欺侮。”她拢着江则,眼神再次瞪向辛家的方向,没多久又放空下来。“娘现在可以挡在外头骂人,但等娘年纪大了,你要怎么辨呢。“

        江大娘放开儿子,看着他道:“你看,现在黄老师傅那儿也不好过去了,你若还是继续编斗笠竹篮去卖,那些人又会说闲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江则失落低下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所以你要抓紧机会,向柏家两人多学些本事,以后让那他们睁大狗眼瞧清楚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娘等着哪!”江大娘摇了摇他肩膀鼓励。

        江则扯嘴笑了笑。

        江大娘轻笑着对他道:“你看,你已经开始学字了。“她畅想将来“读书考功名是没辨法的,但若你认字多了,也许能去镇上找些好差事呢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等攒够了钱,说不定还可以自己做生意呀,像以前隔壁村的魏家那样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你那么聪明,再努力些,一定可以辨到的。“

        江则腼腆的笑笑:“娘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江大娘用力拍了拍他肩膀道:“所以,下午你赶紧去守山村找人啊,顺便看看试煮的粥还有没多的。“

        江则:“…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不敢开口的话,娘就和你一起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江则:“…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*****

        屯中码头东侧

        为节省时间,并考虑到三人集体行动容易被那群等着买大果子的顾客发现,姐弟讨论后,决定兵分两路。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带着骆二,随小劳去市舶司办“京畿传“;柏逸轩则自个儿先去打铁铺子买东西,买完再过来找人。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把骆二的斗笠压低低的,自己也低着头,和小劳往码头的方向走。

        小劳的激动劲儿还没下来,话就多了些,天南地北不停地讲。柏芊芊一路听着,偶而也提问几句。

        经小劳说明,他工作的“市舶司“有点像海关中偏向税务及抽查货品、抓违禁走私品这方面的单位。

        小劳说屯中这儿的市舶司并不大,只能算京畿镇外派出来的分支。因为屯中码头是后来才新辟的,在它前头可是有这国家最大最繁华的城镇呢。

        大船通常只到京城或京畿码头停泊,再往西到屯中镇的不算多,即使会过来,也习惯在前头一并辨好手续。因此这儿的市舶司作用不大,顶多做些抽检核实、抓走私品的事儿。

        相对于市舶司,屯中的关津就重要许多、规模也大多了。小劳刚刚提到的镇上东西两头那四栋建筑物,市舶司只占其中一栋,其他都是关津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瑞河这段虽说呈半封闭状态,但陆上的官道却一路往西往北延伸出去,陆路四通八达,屯中自然也成了重要的关口。关津以现代而言,除了负责海关的部份业务外,还涵盖了军警和公安的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 说到这儿,三人已经走到码头西侧,经过那些等着买水果的人群时,还能听到小声的碎念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是○○说的,过两天就会来卖水果吗?“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呀,我是听谁谁谁跟xxx说的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没错呀,□□听了那个谁的兄长说的,然后又偷偷告诉我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:“…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低着头,带着骆二和小劳快步离开。

        小劳回头看向那群疯狂买家,又转回来偷瞄柏芊芊,犹豫几次后,终于鼓气勇气,忐忑又好奇的开口:“那个,我只是问问呀,不说也没关系的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就是、就是有好奇而已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不是,不只是有点好奇,实在是太好奇了!“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就只是想要知道,你们种田的法子,外头流传的那些说法…到底哪个才是真的?“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想了想,压低声音靠过去,说的半真半假:“这是我们柏家祖传的独门绝活儿,没辨法外传的。“

        小劳抿嘴点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只能向你说声对不住了。“

        小劳赶紧摇头。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补充:“连我们家族里,也只有少数人才会。“

        小劳露出遗憾的表情:“原来如此。唉,好可惜,真想知道呀。“但说完又立刻转成一脸钦佩“不过也该如此呀。就只有像您俩位如此特别的人,才能辨得到啊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。“

        别再夸了,再夸下去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对小劳道:“你帮了我们这么一个大忙,我却无法将这事坦白于你…“

        小劳摇摇手:“没有的事、没有的事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要不这样…以后我们会在码头东边摆摊,都会备好你的午餐,你中午尽管来找我们拿。有时还会有好吃的果子。“

        小劳摸着后脑袋裂嘴笑:“唉,能尝到俩位亲手煮的粥,又有好吃的果子,可真是我的荣幸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笑笑:“记得有空就来啊。“她想想又道“对了,倘若你家田地有什么要帮忙的,也尽管来找我们,不用客气。“

        小劳摇摇手:“我家兄弟多的很,没什么要帮忙的。”说完又露出崇拜的眼光“不过可以的话,还真想亲眼看一次你们的家传绝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着说着,三人正经过市舶司旁边那栋楼,柏芊芊见到大门附近系着三匹马,马匹可能才刚疾驰过,胸腹处还在明显的缩涨,鼻子也随着胸腹的扩张微微喷气。

        姐弟俩人在官道及镇上常看到动物驮车拉车,但以牛车驴车居多。她还是头一回这么近距离看到单独的马匹,便站定抬头细细欣赏。

        小劳看她停下,便也笑着陪在一旁。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眼睛弯弯朝小劳道:“我还是第一次这么近看,真是高大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小劳笑着回道:“是呀,这几匹的确特别高大。“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点点头,又转回去看:“毛色也很光滑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眼睛真的好漂亮啊。“

        小劳点头附和:“是呀,军营的马都养得不错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一噎,差点呛到。

        小劳抬头看了马鞍及辔头几眼:“这应该是西郊大营来的吧,难怪顶楼没看到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:”……。”默默擦掉额上的冷汗。

        小劳继续自言自语:“奇怪,平常不是都用飞鸽传书吗?莫非有什么要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。”柏芊芊汗流浃背。她轻推小劳道:“好了,我们也该走了。“

        小劳不疑有他,斜指着一旁的建筑物:“往这儿走,我们先去后门那儿。“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有点心虚,她不仅靠关系、走后门,还要用假身份辨证件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也没辨法,像她们这样人直接穿越过来,没权没势又没粗大腿,想要弄个正当身份都不容易呀。

        要不是幸运碰上小劳,连后门都没得走。现在也不管手段正不正当了,先想辬法把证件拿到手再说。

        三人绕向后方,柏芊芊边想这些事,边欣赏传统木造建筑之美。

        稍早他们在码头东侧已讨论过了,此时小劳又再细说一遍:“因为我不怎么会写字,待会儿我叫搭挡过来,问齐资料后再回去誊写制作,你们就先去用餐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等午时末轮到我们休息,我就带着京畿传过去找你。“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仍不太放心:“确定这样可行吗?不会有问题?“

        “放心,那些大老爷都外出用餐了,剩我和小丛在,除了几位仆役外,就是门卫了。咱们赶紧辨好,没人会发现的。“

        对哦,刚刚小劳说过,市舶司的人员比较少。

        小劳请柏芊芊先在后门外头等着,他自己则绕回去,由前方的大门进入。

        后门这儿人不多,午时的阳光被建筑物和屋檐阻挡,落下片片阴影。站在这儿往外,能瞧见外头一小段亮堂堂的主干道,各式各样的行人正由上头经过。

        有带着仆役的生意人、提着菜蓝的妇人、几个乱跑的孩童、像是要去码头解决午餐的人,以及吃饱喝足慢步溜跶回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古代小镇的真实风貌跃然入目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的确是真的吧?

        如此真实的世界,怎么让人有种格格不入的疏离感呢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市舶司后门传出的声响拉回她的思绪,柏芊芊转头看去,就见小劳扯着一个略瘦的年青人走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年青人一转头,洽好与柏芊芊四目相望,他看到柏芊芊的相貌时愣了一下,虽然脸上表情不变,眼中却浮出明显的讶异。

        小劳笑着向柏芊芊介绍:“这位是小丛,平日都是和我搭挡值班的。小丛和我都是三年前来的,不过他三年前就考上秀才了,平日读书可认真的很呢,只等考试恢复后,就要去应考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哇!活生生的秀才呀。

        虽不知一位秀才为何会来这儿工作,她仍急忙抬手行礼:“失敬、失敬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丛秀才有点偏瘦,看来比小劳年轻许多,可能才二十初头。

        来到这世界后,除了守山村吴家的那个大表哥外,这是第二位能看出有读书的人,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书卷气吧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人虽然穿着和小劳一样的劲装,举手投足间却带着读书人的文雅,多少带了点反差萌。

        小劳又向丛秀才介绍柏小阡。虽然柏家姐弟刚才已经拜托小劳,不要到处宣扬他们的身份,但这位同僚应该不包括在内。

        小劳带着自豪的得意笑笑,又开始述说打赌插秧那些事,像个强行安利自己爱豆的粉丝。

        想来这位丛秀才,应该天天听、天天听,听到耳朵都长茧了吧。

        丛秀才抬手回礼,说这几天常听劳大哥提起二人,今日有幸得以相见。

        咳咳,果然耳朵长茧了。奇怪,小劳一直不停在说话,嗓子怎么不会长茧呢?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假咳一声,打断小劳的涛涛不绝,提醒道:“还是先办正事吧,其他事晚点再说。“

        小劳:“啊,对对对。“他转头对丛秀才道:“要不是守山村长刁难,柏家兄弟怎么会拿不到京畿传呢?是我看不过去,主动要帮忙的。只是我不会写字,才向你开口,你就帮着写一下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“被柏芊芊知道他不赞成此事,丛秀才略带尴尬,但还是坚持:“兹事体大,京畿传审核不易,也是有他的道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小劳:“唉,人家柏家兄弟什么人哪,一拳就能把你打飞了。只不过要来镇上做买卖,想搭竹筏省些力气,才按照规距来的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……不,我可没辨法一拳把人打飞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操纵植物也许可以?以后找机会来试试。

        小劳又说:“就算我求你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打断他的话:“要不,我自个儿来写?“好歹她也学了将近十年的书法。

        听柏芊芊这么说,小劳和丛秀才同时看过来,小劳双眼放光“哇!你还会写字呀!?“他又比出大拇指“厉害,太厉害了。“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方才得知小丛是秀才后,便知这人不会轻易答应这种犯法的事。她抬手向丛秀才行礼:“难为丛兄了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怎么可以叫他丛兄!不行ー!“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:”……“

        大哥你别乱了,人家年纪本来就比我大,而且还是秀才耶。

        人秀才都站你面前了,拜托您就别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和丛秀才对视,皆看到彼此眼中无奈的笑意。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转头对小劳解释:“劳兄弟,丛兄…丛秀才日后是要考取功名的,不能轻易犯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小劳:“…犯事?不是,读书人写几个字,能叫犯事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:“……。“

        你姓孔吗?还是你认识一个姓鲁的文学大师?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不理会小劳,干咳几声,再次抬手对丛秀才赔礼:“真对不住,就当这事儿从未发生过,一切都是我和劳兄弟私底下所为,你完全不知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柏芊芊这样说,小劳才感觉到一点严重性。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又道:“不过你放心,我们拿京畿传,只是想借河道之便,在守山村与码头间往来,绝不会拿来做其他用途,更不会做歹事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小劳插嘴:“对呀,人家就住在守山村,真有什么事,又不会找不到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再次试着说服人:“柏家兄弟好不容易躲过了大灾才回来,一路南下寻找亲人…是这样的吧?”他看向柏芊芊。

        算是对了一半吧…柏芊芊点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小劳接着又道:“你看这两位,北漂人士,家没了、举目无亲,生活都这么不容易了,偏偏守山村那村长还要欺负人!”他气灌丹田低吼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要不是他压着文书没上报,柏家兄弟怎么会拿不到京畿传?”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:”……。”怎么又扯到这儿来呢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小劳这番言论,让柏芊芊忽然想起那个世界已经离世的家人。她眼中闪过苦涩,便感到眼眶一热,只能赶紧压下心中的情绪,用力闭了闭眼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如此,她也忽略了同一时间安静下来的丛秀才。

        突然的寂静,让小劳后知后觉到自己可能说错话了,他从鼻腔喷出一口气,再拍拍丛秀才的肩膀。

        丛秀才对他笑笑,摇头表示不用介意。

        从这位柏兄弟的仪表谈吐中,丛秀才能轻易看出此人也曾读过圣贤书,后来听他说可以自行书写京畿传,更加肯定此事。

        想想这人不论是出身名门,或只是家境宽裕,应该都曾经在准备考试,却因一场大水害得家破人亡,从此颠沛流离,虽有一技之长,仍沦为贩夫走卒。

        再想想自己,娘亲在、家园在,甚至还有机会继续考取考名…情况已经好太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人正逢困顿之际,也许就差人伸手扶一把,就能否极泰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若爹在西北遭事时,有人能伸出援手……那该有多好啊。

        丛秀才轻轻摇摇头,转身朝柏芊芊行礼:“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你别在意。“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也回过神来连忙回礼:“不不,本应如此。是我们太强人所难。“

        丛秀才对着两人说他也来帮忙,柏芊芊不知道这人怎么了,忽然间就改变心意,但她不想让他做违法的事,便提议可以自己来diy京畿传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被小劳和丛秀才委婉拒绝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说自己熟悉这些事务,处理速度快才不容易被人发现。

        说的也是,她只用宣纸写过书法,没有写在木板竹片上的经验,自己来写就是在添乱,还是别轻易尝试吧。

        丛秀才询问柏芊芊有关使用者和船只等信息,要誊写在“传“上,柏芊芊半真半假的说了。丛秀才复诵确认后,便朝小劳道:“那我们赶紧回去处理?”

        小劳点点头,转头对柏芊芊说:“你们先找个地方吃饭吧,我们晚点过去找你。“

        但柏芊芊突然想起一事。她向两人说,今日他们乘竹筏来镇上时,已经被南岸的官兵看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她问可否将京畿传的核发日期提前个几日?这样若有人追查下来,今日他们行船这事儿才不算犯法。

        小劳点点头:“反正都是我们自个儿写的,日期提前也没差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丛秀才想了想,说会将核发日期写成三月中,又提醒这京畿传的时效为六个月,等七八月时,就要准备重新申请。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点点头,再次向两人拱手道谢。

        柏芊芊和他们约在平常会去的饺子馆见面,目送两人回市舶司后,便带着骆二转身,回到大马路旁等待弟弟。


  https://www.biqugecd.net/94232_94232765/91705172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iqugecd.net。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iqugecd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