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天神皇 > 百年沧桑 > 第12章 儒士的风采

第12章 儒士的风采


花甲男:以前听说过孔门十哲,怎么到这变成十二个了?

        小帅男一数:是多了两个。

        袁sir:十哲是孔子界定的,一指跟随孔子周游于陈、蔡两国的主要弟子(孔子曾厄于此地);二指孔门“四科”中的代表人物。两者合起来就是孔子最初指定的十哲。

        四科指:德行、政事、文学、言语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本就是这十个人,到三国时期颜回升级了成了四配之一,南宋又加了个子张(颛孙师)顶替他。

        孔子过世以后,儒分八派,子张之儒列在最前。

        《太平御览》记载:“子路勇且力,子贡为智,曾参为孝,颜回为仁,子张为武”

        后来乾隆爷又增加了二位,有若和朱熹,十哲变成了十二哲。

        有若口才利害,孔子派他出使齐楚;

        朱熹是南宋的,隔了几个时空,原本属先贤,但乾隆爷对上眼了,将他升了一级。

        游客乙:靠,这上面刻的又是名又是字,头都转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袁sir:没办法,古代士人之间打招呼不能直接喊姓名,不礼貌,忌讳。比如现在单位上,看见领导一般称职务:张局长,李主任,王经理…;…;…;这么叫表示尊敬;古代士人也一样,那称呼啥呢?表字(又叫表德),比如李白,字太白,平辈之间就称呼太白兄。

        过去上课老师讲:只有士才有字,其实并没有这种规定,只是平民一般不识字,所以才这样。

        字是一个人成年后自己起的,须与名相对应,是名的注解、补充和延伸,便于兄弟之间区分。

        孔子名丘,字仲尼。伯仲叔季,伯老大,仲老二,依次类推,男女通用;尼指尼山,是丘的补充延伸。从字面上可以解读孔子排行老二,生在尼山(山丘)。

        平民也可以有字,孟子就是平民,姓孟,名轲,字子舆。

        女子也可以有字,但有名的女子才有,比如蔡文姬,三国时才女,姓蔡名琰,字文姬。

        有若与冉求二人字都叫子有,咋办?也有办法,有若就叫有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过去,子是对男子的美称,尊称。

        姓后面若加个子,那是无上的荣誉,意味着你在这个姓氏里面是最有名的人。比如庄子,姓庄的人中最有名的,专指庄周,其他姓庄的人就不能享有这个称号。

        袁sis: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十二哲人名有点特别?

        游客乙:是有点古怪,姓冉的占了三个。

        花甲男:“听说他们是亲兄弟,一门三哲”

        丁小姐:“这可不多见,听说过一门七进士,父子三探花”

        游客乙:“说的是小李飞刀吧?古龙小说…;…;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噗,才不是…;…;我说的是苏洵苏轼苏辙”丁小姐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袁sir:孔子的学生不光有一门三哲,还有两对父子,曾点与曾参(曾子),颜路与颜回。

        花甲男道:对了,曾参的故事还没讲。

        袁老师:曾参以孝著称,啮指痛心这个成语便源于他。

        曾子少贫,常入山砍柴,一日家中来客,其母不见曾子,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。曾子在山里面突然觉得心痛,便急忙背着柴返家,跪问缘由,其母说:有客人忽然到来,我咬手指盼你回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外还有‘曾参杀人’形容流言可畏。

        曾子的母亲在家里纺布,有个人跑来说曾参杀人了,他母亲不信,织自若;过了一会儿,又有一个人跑来说曾参杀人了,他母亲还是不信,尚织自若;又过了一会儿,第三个人跑来说:曾参杀人了!他母亲害怕了,投杼逾墙而走。

        事实上是有个与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,而三人疑之,则慈母不能信也”

        还有‘曾子杀猪’,这只能算典故。

        丁小姐:“这个我知道,讲的是教育孩子”

        曾夫人去集市上去,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,做妈的就说:你好好呆在家里,等我回来就杀猪给你吃。她刚从集市回来,曾参就要去杀猪,夫人说:我不过是说着玩的,你怎么信以为真?曾子说大人欺骗小孩,将来他就会欺骗别人,母亲欺骗孩子,孩子就不会相信母亲,结果他还是把那头猪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!}看正b版章节*“上酷1匠l网;

        游客乙点头笑道:名人就是名人,连成语都逗。

        众人在雕像中一路看过去,花甲男在子贡像前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可是儒商之祖,他做生意到底有什么诀窍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就是囤积居奇,贱买贵卖,猜测商品的行情,且每每猜对,就连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也叹服他的眼光”

        他留传下来的典故也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一则叫‘子贡赎人’,鲁国有一条法律,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,有人能把他们赎回来,可以找国库报销赎金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一次子贡从国外赎回了一个鲁国人,回国后不要国家报销赎金,因为他有钱而且想做点善事。孔子知道后说:子贡错了,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,如果不领取,鲁国就没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。他的错误在于把原本士人多能做到的道德标准,提高到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关于子贡的,还有子路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,那人为表感谢送了他一头牛,子路收下了。换做别人说不定会摇头,孔子却高兴地说: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救落水者。

        鲁国的政权掌握在季氏手里,他限百姓在五个月以内开通一条运河,子路在邵这个地方做首长,正管到这件事。公家的经费不够,为了鼓励大家做工,子路把自己的薪水贴上了,自掏腰包做饭给大家吃,孔子听到这个消息,马上派子贡过去,把饭倒掉,把锅砸破。子路是个急脾气,去找孔子理论。孔子说:子路,你不要糊涂!大夫只管自己职务以内的事,仁义超过了范围,虽然是仁义之举,但侵犯了别人(季氏)的权威,所以你错了(得罪了季氏,会有危险)。

        花甲男:袁老师,这些故事从哪里听来的?

        袁sir:《吕氏春秋》记载的,吕不韦招集门客编写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乍跟想象中的孔子不一样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不一样”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说明孔子不迂,见微知著,洞察人情。

        孔子对小事情处理得当,实事求是,随机应变,在险恶的官场能够自保,但对于自己理想中的大事,为何却不切实际?

        孔庙中供奉着100多位神灵

        正祀——孔子

        配享——四配

        从祀——十二哲

        先贤79人为第三等,大多为孔子72贤,外加左丘明,宋朝周敦颐、程颢、邵雍、张载、程颐五位。

        先儒77人为第四等,诸葛亮、韩愈、司马光,欧阳修,陆九渊,范仲淹、李纲、陆秀夫、王守仁、王夫之、顾炎武…;…;

        眼花缭乱,数都数不清,里面好多还tm是名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孔子一颗爱心,孟子一身正气,荀子自强不息。

        曾子一副孝心,子思一双慧眼,子路侠肝义胆…;…;…;

        从孔庙出来,心情未免沉重。

        公元前212年,古罗马攻打希腊,士兵闯入阿基米德的住宅,他正在地上埋头作几何图形,明晃晃的长矛对准他。阿基米德说:等一等,让我算完这道题。一个伟大的数学家,临死前还牵挂着手中的试题。

        子路出仕卫国,为救其主卫出公,进城去见蒯聩(卫出公之父),被蒯聩杀死,砍成肉醬。死前,蒯聩命武士挥弋击落子路冠缨(头盔),子路道:“君子死,冠不免”。翻译成白话:君子即使临死,也要衣冠整齐。他在系好帽缨的过程中被人砍杀。

        先贤儒士的节操何其令人景仰!

        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,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

  https://www.biqugecd.net/12_12415/3654950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biqugecd.net。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iqugecd.net